一、老茶馆里的风声
八月底的傍晚,我蹲在青石镇桥头的茶摊上啃烧饼,油纸伞檐滴落的雨水把布鞋浸得透湿。卖茶的老孙头突然用铜烟杆敲了敲我的陶碗:"后生仔,你打听的那本册子,怕是藏在三眼婆婆的箱底。"
1.1 被抹去的线索
我摸出贴身揣着的羊皮地图,去年在敦煌鬼市用三块银元换来的。泛黄的纸页上,原本标注着"雾隐村"的位置被墨渍晕染成团,就像被谁用毛笔狠狠戳过。
- 关键疑点:
- 所有古籍提到《捉妖笔记》时都避讳具体方位
- 镇志记载1912年有道士带着木匣进山后失踪
- 本地老人听到"雾隐"二字就会岔开话题
二、闯进活人禁地
踩着九月第一片枫叶进山时,背包里装着二十斤糯米、七枚五帝钱和半罐雄鸡血。山脚的樵夫老周死活不肯带路,最后塞给我个油布包:"遇上抬轿子的,就把这里面的铜铃挂树上。"
时辰 | 异象 | 应对法 |
子时 | 青磷火绕树三匝 | 撒糯米画八卦 |
午时 | 日影倒悬如剑 | 取鸡血点眉心 |
2.1 山神庙的考验
残破的供桌上,缺耳朵的泥像手心托着块龟甲。借着手电筒的冷光,我看见上面刻着首怪诗:"月照无根水,风吹不落花,欲问捉妖法,先破镜中砂。"背包里的罗盘突然疯转,指针直指供桌下的青砖。
三、木匣里的秘密
撬开第七块砖时,指甲缝里渗出的血染红了楔形铜钥。木匣打开的瞬间,二十多张黄符像受惊的鸽子般扑棱棱飞起,最底下压着本蓝布封皮的手札——封皮上用朱砂写着《戊寅年降妖录》。
- 书中惊世记载:
- 以百年桃木灰混合处子血写就的缚妖咒
- 用七月十五露水养出的破幻目药配方
- 绘制五雷镇煞图必须的九种矿物
3.1 生死一线的实验
在废弃义庄验证"引魂香"那夜,供桌上的蜡烛突然爆出三寸高的绿焰。按照书里第七页的记载,我迅速把铜镜倒扣在香炉上,听见镜面传来指甲抓挠声时,后颈的汗毛全都竖了起来。
四、初试锋芒
霜降那天,邻村传来牲畜被吸干精血的消息。带着连夜准备的锁妖囊和镇山符,我在老槐树下守到三更。当那个拖着肠子的黑影从坟头冒出来时,手札第43页的"北斗伏魔阵"终于派上用场。
晨光穿透林梢时,装着黑水的陶罐里浮着颗暗红珠子。书页空白处突然显出几行小字:"妖丹入酒,饮之可见阴阳。慎之,慎之!"我摸着发烫的陶罐,听见山风穿过枯枝的声音格外清晰。
4.1 未完的征程
如今那本手札的边角已经卷起,蓝布封皮上沾着说不清来历的污渍。窗台上晾着的符纸被晚风吹得哗哗响,镇妖铃忽然无风自动——西边天际,又有一团血色的云正在聚集。